为全面总结、充分展示全县“八五”普法成效,中共阳城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推出《“八五”普法巡礼》系列报道,深入宣传全县“八五”普法工作的特色亮点,记录基层普法依法治理的生动实践,感受法治护航下的美好生活。
让法治的种子 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2020年起,我负责阳城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其间带领未检团队创建了“阳心园”未检品牌,担任多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做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不能只是简单地办案,更重要的是做好预防,将法治的种子深深埋在孩子们心中,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法治宣讲进校园,是依法治校的常态方式。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小学阶段是培养法治素养,树立正确法治观念的关键时期,我们通过短视频、宣传海报、法治课的形式开展校园欺凌、强制报告等法治宣讲,提高孩子的法治素养。通过对强制报告的宣传,近年来,两名小学生在受到猥亵后主动报警,法治宣讲为孩子们照亮了隐秘的角落。
这两年,我们在办理学生帮信、掩隐案,翻阅案卷时发现,多数嫌疑人是高中阶段学生,孩子们因为家长给的零花钱有限,看到“跑分、手机口”等可以轻松挣快钱的信息,便参与其中,直至触犯法律,让我痛心不已。我们高度重视,通过开学第一课和法治进社区等活动,重点进行反诈宣传。每逢开学季,我们到初、高中为学生们讲授预防电诈专题课,以我们办理的真实案件为例,详解电诈分子以虚假承诺为诱饵,诱骗学生成为他们的帮凶,以及面临的法律制裁,提醒学生“不做被骗的事主,不做骗子的帮凶”,要自觉抵制电信网络诈骗,走好青春每一步。
每走进一所学校,开展一次法治宣讲,就是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小小的法治种子。
模拟法庭进校园,是依法治校的有效路径。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司法的威严,我们持续开展模拟法庭系列活动。
小学、初中学段,我们和学校选取“因校园欺凌引发的寻衅滋事案件”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情景再现、模拟庭审还原案件的审理过程,在场的学生从模拟法庭中认识到了校园欺凌的危害,在遭遇校园欺凌时,不能一味忍让,应该告诉家长、老师,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的帮助。高中学段,针对学生涉电诈案件频发的现象,检法两院联合在阳城职中举办模拟法庭,庭审案例挑选了两院共同办理的一起未成年人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真实案例作为素材,学生们参与和扮演相关庭审角色,真实地还原了案件办理的全过程。模拟庭审结束后,检察官、法官共同给学生们讲述了什么是电信诈骗罪以及相关罪名的入罪标准,提醒学生出租、出售银行卡、电话卡被用于电信网络犯罪,同样涉嫌违法犯罪,要保持警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一次次精心设计的模拟法庭,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司法的庄严,越来越成为孩子们的“心头好”。
综合履职护校园,是依法治校的检察支撑。普法是法治副校长履职的起点,协助学校完善规章制度,助力校园周边社会治理,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学生放假期间,酒后驾驶摩托车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梳理近年来的办案情况时,发现这类案件逐年递增,学校监管教育不到位,家庭监护教育缺位,家校联合管理存在漏洞,及时向阳城县教育局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家校联手解决学生安全隐患。
学生出租、出售银行卡、手机卡,参与跑分、手机卡诈骗,未成年人沦为电诈“工具人”的方式越来越多,针对刑事案件暴露出的社会管理问题,我们通过公益诉讼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履职,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线。
让法治的精神真正抵达孩子们的内心,还需要法治副校长努力耕耘,呵护幼苗健康成长,未检人永远在路上。
来源:阳城普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