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山西日报客户端发表晋城市检察院稿件《过期药品有了“安全家”!晋城市检察院破解处置难题》。原文如下:
“这回收箱破成这样,药扔这儿能靠谱么?”今年初,在晋城市一家定点回收药店门口,拎着一袋过期药品的李大妈望着路边破损的回收箱,忍不住跟一旁的老伴唠叨。
这一幕,恰好被正在开展公益诉讼“冬季行动”的检察人员看在眼里——路边破损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箱里零散丢弃着药品、塑料袋、废纸张。
顺着这条线索深入排查,更让人揪心的场景出现了。“店里药过期了,扔到垃圾桶呗,还能咋处理?”在药店进行走访时,店员指着仓库里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的过期药品,一脸坦然,“有时候就直接冲下水道或者拿去烧掉了,省事。”检察人员发现,有这样做法的药店不在少数。大量过期药品混进生活垃圾,甚至顺着下水道深入土壤、水源,成了藏在身边的“隐性污染”。
检察人员立即行动起来,通过实地走访、调取相关资料、分组询问药店人员等方式,查明晋城市辖区内药店普遍存在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管理脱节、药店违法贮存过期药品、过期药品处置流程监管缺位等问题。针对调研发现的突出问题,晋城市检察院组织两级院办案人员2次开展案件分析研判会,深入研究现行法律法规,同时参考行政机关三定方案,最终确定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过期药品处置环节具有监管责任,对其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磋商,要求其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辖区范围内过期药品收集、贮存、处置各环节的监督管理,依法处置过期药品;完善过期药品回收处置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晋城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展开工作部署,一是组织原定100家家庭过期药品定点回收药店对照相关问题开展自查自纠,根据自查结果重新确立101家定点回收药店;二是与40余家药品零售企业进行行政约谈,要求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处置过期药品;三是组织市县两级药品监管工作人员及药品经营企业代表召开全市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处置部署会,在全市开展家庭过期药品集中回收处置工作;四是组织全市药品监管相关工作人员共60余人赴沈阳药科大学参加药品监管能力提升培训班,全面提升药品监管专业化能力;五是新增回收家庭过期药品10余吨,并筹措资金7万元,与专业的环保处置公司合作,完成无害化处理;六是结合晋城市实际,出台《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管理办法》,对定点回收药店实施动态管理,确定由晋城市市场监管局对回收的家庭过期药品进行无害化处置。
为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过期药品规范处置工作,晋城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全市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工作,并通过在定点药店张贴、向市民发放等方式印发2000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倡议书,倡导广大市民将家庭过期药品投放至定点回收药店或有害垃圾投放点。
2025年5月,晋城市检察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随机抽取部分药品零售企业对过期药品处置情况进行“回头看”,未发现违法行为反弹回潮,达成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办案效果。
从“随手丢”到“规范收”,从“没人管”到“有章法”,这场由检察机关推动的治理行动不仅给过期药品“安了家”,更让过期药品是“危险废物”的观念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一次生动的普法实践,让法律力量延伸至药品安全“最后一公里”,切实守护了群众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
来源:山西日报客户端、晋城检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