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六月起
我国全面进入汛期
雨季来临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遇到暴雨怎么办?
别慌!
这份防汛安全知识科普
请查收
· 汛 期 ·
01、什么是汛期?
汛期,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季节性水位上涨的时期。
02、进入汛期意味着什么?
进入汛期,意味着气候多变、突变,各地进入一年中降雨集中期及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期,降雨强度更大、历时更长,洪涝灾害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天气更加复杂多变,极端天气明显增多。
03、什么是防汛?
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
04、汛期可能会带来哪些自然灾害?
汛期自然灾害可概括为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及地质灾害,主要由降水引起。
汛期暴雨局地性、突发性强雨量大、危害重,常伴有大风与冰雹,并由此引发山洪爆发、河水陡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 何 为 暴 雨 ·
预警信号等级划分
收到暴雨预警后该怎么做?
01、时刻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尽量减少外出,主动避险,妥善安置阳台易落物品。
02、户外步行要避开井盖、广告牌,远离临时搭建物、危旧墙体和路边的大树等。
03、外出行车,注意控制车速,适当增大车距,如遇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迅速靠边停放,撤离报警,严防二次事故发生。
04、不在山区沟谷、滩涂、河道、泄洪道等区域,游览、野营和露宿。
05、暂停室外大型集会和高空、户外作业。
06、警惕和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07、各单位确保厂区电气设备、线路及防雷设施的安全运行。
08、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加强对敞开式和半露天式库房的防风措施。
09、在建工地要做好深基坑、塔吊等安全检查落实,应急排水、设备加固等防范措施。
· 铁 路 险 情 ·
01、什么是铁路水害?
铁路水害,指因受降雨或洪水影响,造成铁路路基、轨道、桥梁、隧道、涵洞、防护设备、电力接触网、通信信号等设备损毁,甚至造成受灾路段铁路运输中断或限速慢行而降低了该区段的运输能力,并可能伴有人员伤亡与其他财产损失的灾害。
02、铁路立交桥积水应对措施
①切忌冒险涉水。水深未知路段,应下车探索或绕行。
②遇有前方积水或交通管制路段,应服从交警指挥,绕行其他道路。
③车辆误入深积水区,应低档行驶,过水后,要留意制动性能是否有效。
④车辆掉入深水区,不要试图打开车窗或车门,应努力呼吸,找好逃生门把手,等水慢慢涌入车内,在水将要漫到车顶时,深吸一口气,然后屏息打开车门迅速游出。
· 护 路 联 防 ·
01、汛期举措
为全力做好汛期铁路护路联防各项工作,针对暴雨、雷电等极端恶劣天气多发的实际情况,各级护路组织全面落实预警告知、隐患排查、协同配合、宣传教育等各项措施,及时发现水害路段、涵洞积水等险情,杜绝行车案件和路外伤亡事故发生,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辖区铁路防洪防汛工作,确保汛期铁路安全畅通。
① 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工作重点
针对汛期防控重点,排查可能存在的线路隐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铁路安全巡护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各项防洪防汛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② 强化线路巡查,及时消除隐患
加大线路巡防力度,加强对防洪防汛重点地段、桥梁盯控频次、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汛情能够及时发现,做到苗头早发现、风险早控制、隐患早治理、防患于未然。
③ 强化协同配合,完善应急预案
完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加强与铁路、气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做到情报互通、信息共享、工作联动,形成各部门工作合力。
④ 强化信息报送,及时研判处置
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实时做好降雨预报预警信息的接收、传达和应急响应情况的反馈,部署督导重点部位监控和抢险准备工作。
⑤ 强化护路宣传,充分发动群众
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沿线群众自觉爱护铁路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利用沿线群众熟悉地形、环境的优势,发挥好汛期护路“前线观察哨”作用。
02、人身安全
① 雨天严禁在涵洞内、大树下及有防雷电要求的建筑物附近避雨。
② 进行防洪检查或抢险的人员必须注意作业地点稳固和自身安全,特别是在被水冲坏的设备地点时,要防止摔伤和落水。
来源:守护山东之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