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发小
怎么就变成了给自己挖坑的人?
近日,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刑侦大队成功破获1起诈骗案,抓获1名犯罪嫌疑人。
时间拨回2024年3月。明某找到王先生(化名),眉头紧锁,一副火烧眉毛的样子。“兄弟,江湖救急!”明某拍着胸脯,“我银行那笔贷款眼看要逾期了,信用一垮全完蛋!你先帮我垫上,等我还清旧贷,立马就能办出新贷款!放心,钱一到手,连本带利还你,再给你包个大红包当辛苦费!”
看着发小焦急的模样,想着多年的情谊,再加上“好处费”的诱惑,王先生心软了。他觉得,帮兄弟渡过难关,理所应当。于是,一笔、两笔、三笔……信任的桥梁架起,王先生的积蓄也源源不断地流向明某的账户。前前后后,竟达14万元!
钱转出去了,王先生起初没多想。可日子一天天过去,明某承诺的“新贷款”和“大红包”却像蒸发了一样。王先生开始觉得不对劲,打电话、发微信,催问还款进度。明某倒是“守信”,陆陆续续还了6.6万元,随后便以“银行流程慢”、“审批卡住了”等各种五花八门的理由推脱。
这一等,就等到了2025年1月。剩下的7.4万元,仿佛石沉大海。王先生的心,从信任到焦虑,再到失望,最后变成了愤怒和心寒。万般无奈之下,他向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报了警:“警察同志,我可能被发小骗了!”
接到报案后,民警立刻展开调查。原来,明某口中火烧眉毛的“银行贷款”,根本就是子虚乌有!这14万元根本没有用于所谓的还贷,而是被明某用于个人消费!
明某因个人原因早已债台高筑,急需大量资金填补窟窿。眼看着压力越来越大,一个“绝妙”的主意冒了出来:何不利用发小的信任,编个“还银行贷款”的完美借口?于是,王先生的血汗钱,就这么成了明某解决自己财务困境的“救命稻草”。所谓的“好处费”和“新贷款还钱”,不过是稳住王先生、拖延时间的幌子。
目前,犯罪嫌疑人明某(男,33岁,晋城沁水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熟人牌”≠免检牌!骗子专挑熟人下手,利用的就是抹不开面子和天然信任感!再好的兄弟闺蜜,涉及大额金钱往来,务必多个心眼!情谊无价,值得珍惜;但钱包安全,同样重要!别让“不好意思”和“想当然”,成了骗子收割你的镰刀。捂紧钱袋子,对可疑的“兄弟情”、“姐妹情”借款剧本勇敢说“不”!
来源:晋城城区公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