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多亏了你们。”辖区居民张女士握着民警的手无比感激,她与婆婆日积月累的争吵险些让婚姻走到尽头。婆媳多次报警,民警一次次上门,用耐心倾听消解隔阂,用法理人情化解心结,不仅让婆媳重归于好,也推动各村加强婚姻家庭纠纷排查,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基层警务工作中,同一诉求反复报警、多次处置的重复警情,不仅耗费大量警务资源,更易埋下矛盾升级的隐患。阳城县公安局演礼派出所探索推出“三三六”重复警情闭环处置机制,通过“三项举措、三个步骤、六步工作法”的有机融合,实现了重复警情的实质性化解,筑牢了辖区平安防线。
三项举措:锁紧全流程治理链条
“重复警情看似是‘小事反复报’,实则是群众诉求未被真正解决的信号。”副所长陈宁波介绍,针对重复警情背后的深层次矛盾,演礼派出所构建了“定期梳理、跟踪督办、复盘反思”的全流程治理体系,为破解重复警情难题打下坚实基础。
每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对“同号、同人、同址、同诉求”的“四同”警情进行全面梳理,精准识别重复警情后,第一时间推送首接民警开展针对性工作。在跟踪督办环节,通过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矛盾不“悬空”,真正做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而复盘反思则聚焦个案背后的共性问题,推动治理从“就事论事”向“系统施策”转变。这三项举措环环相扣,形成了重复警情治理的完整闭环。
三个步骤:推动矛盾化解层层深入
“专人盯办、多元化解、跟进回访”三个步骤,是“三三六”工作法落地见效的关键环节。首接民警全程接续负责,结合案情制定“一事一策”方案,确保矛盾有人管、管到底。
“警察同志,我实在没办法了,这个家快散了……”3月5日,辖区居民刘某的报警电话再次打来,语气中满是无助。这已是刘某与再婚丈夫赵某因家庭琐事及经济问题引发的第N次争吵,赵某因生病无法外出工作,没有经济收入,成了这个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双方关系濒临破裂。
接到报警后,民警没有简单调解了事,而是启动“三个步骤”,专人盯办摸清矛盾根源,发现问题源于“情感隔阂+经济压力”的双重困扰。随即邀请人大代表、村干部多元参与调解,从家庭责任、夫妻情谊入手疏导情绪,建议双方共同制定家庭经济规划,缓解经济压力带来的矛盾。化解后持续跟进回访,了解双方是否遵守调解协议,确保双方真正解开心结。最终,刘某主动表示会多体谅丈夫,赵某也承诺积极面对生活,这个曾经剑拔弩张的家庭重归和睦。
六步工作法:从“解题”到“防患”的升级
辖区某工地务工人员因未签用工协议,多次采取堵门方式讨薪。派出所接到情况后,运用六步调解法:先“冷”静了解情况,“感”知务工人员急难,“查”清用工不规范的症结,“定”准联动劳动部门与项目部的调解方案,通过“调”解为务工人员追回薪资,最后“访”查整改实效。在此基础上,派出所深挖背后“用工不规范”的共性隐患,向监管部门及施工单位下发风险提示函和隐患通知书,推动所有工地规范用工流程、签订书面协议、完善相关制度,实现了从“解决一件事”到“规范一类事”的转变。
矛盾化解不是终点,而是源头防范的起点。“冷、感、查、定、调、访”的“德孝多元调解”六步工作法,融合德治与法治力量,既着力化解当下矛盾,更注重从源头防范同类问题反复出现,从而实现“苗头早发现、预警早发出、危机早干预、问题早处置”的“四早”目标。
从家庭纠纷到劳资矛盾,演礼派出所用“三三六”工作法将重复警情的“痛点”变为平安治理的“亮点”。如今,辖区内重复警情大幅减少,矛盾隐患早防早控,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持续提升,“三三六”工作法正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来源:阳城公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