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城县河北镇坪泉村,青石板路蜿蜒向前,老槐树撑开浓绿伞盖,蝉鸣在枝叶间轻轻流淌,这个因天然泉水常年奔涌而得名的小村庄,静静卧在大山的怀抱里。而在村中的承先桥旁,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小院——陕屏院,却藏着厚重的红色记忆。这里是阳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旧址,2024年1月被山西省公安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公安民警红色教育基地。
8月的坪泉村,绿意正浓,陕屏院内却透着肃穆。一群身着藏蓝警服的民警辅警围在讲解员身旁,目光专注;展厅里,泛黄的公文、锈迹斑斑的冲锋号、磨损的草鞋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80多年前阳城公安前辈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如今,阳城县公安局民警辅警循着先辈足迹,将红色血脉融入执法办案、服务群众、基层治理的每一个环节,用忠诚与担当续写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时代篇章。
红色旧址忆初心 精神传承润警心
“1942年,阳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在坪泉村诞生。面对日军‘扫荡’的炮火与国民党顽固派的夹击,公安战士们一手握枪开展反特锄奸、守护根据地治安,一手牵起群众组织坚壁清野、支援前线作战,用生命在烽火中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近日,在阳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旧址内,讲解员向来访的阳城县公安局民警辅警,深情还原着那段镌刻着热血与忠诚的岁月。这里,不仅是阳城首个抗日民主政权公安机关的“诞生地”,更成为一代代阳城公安人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灯塔”。
“每一次踏入这里,都是一次直抵心底的精神洗礼。”凤城派出所所长刘勇已是第三次站在旧址展厅内,他的目光停留在展柜中一份泛黄的《阳城抗日县政府村公安员暂行条例》上,指尖轻轻拂过玻璃展面:“这份条例里写的公安员职责、管理制度,放在今天依然是我们做好基层警务的‘金钥匙’,前辈们守的是根据地安宁,我们守的是群众的平安,初心从来没变过。”
为让红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阳城县公安局组织民警辅警分期分批走进旧址,开展“重走抗战路、重温入警誓词”主题活动。从聆听一段烽火故事、参观一组革命文物的现场教学,到沉浸式还原抗战场景的情景党课,再到围绕“初心使命”展开的交流研讨,每一个环节都让民警辅警在“触摸历史”中感悟前辈担当,在“重温初心”中筑牢忠诚警魂。
“前辈们在缺衣少食、枪林弹雨的环境里,都能守住初心、拼尽全力,如今我们有了更好的条件,更要扛起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担子。”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演礼派出所民警郭沁育,在参观结束后郑重写下这段感悟。纸页上的字迹一笔一画力透纸背,藏着与革命前辈一脉相承的坚定;而那份历经烽火淬炼的红色火种,也正沿着字里行间的温度,在新一代公安人的心中炽热燃烧、接续传递。
红色精神解民忧 矛盾化解暖民心
“当年公安前辈扎根群众,靠的是‘脚底板下出真知’;如今我们化解矛盾,凭的依然是‘走村入户听民意’。”河北派出所所长李蕾的一句话,道破了阳城县公安局将红色精神融入基层治理、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内核。
不久前,河北镇炭窑村,村民张某与王某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争执多年,双方多次发生口角,甚至险些动手。李蕾听说这件事后,联合村“两委”干部、村里的老党员组成调解小组,一次次往两家跑,坐在炕头听诉求,蹲在院角聊难处。
“你们还记得坪泉村的抗日故事不?当年日本人来‘扫荡’,乡亲们为了守住家园,你帮我藏粮食、我帮你护伤员,不分你我、抱团一心。现在咱们都是同村邻居,为了几厘米的宅基地伤了和气,值得吗?”调解桌上,李蕾提起了当地的红色往事,用军民同心的旧时光唤醒两人的邻里情,随后又摊开宅基地图纸,对照政策一条一条解读边界划分依据,把“理”说透,把“情”讲暖。最终,张某和王某被这份耐心与真诚打动,更被红色故事里的互助情谊触动,主动各退一步,在调解协议上签下了名字,多年的疙瘩解了,两家的门又能敞开互串了。
这样的故事,在阳城县公安局的基层治理中早已不是个例。为了让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阳城县公安局以“一村一警”机制为依托,将民警辅警下沉到各村(社区),还创新组建了“民警+村干部+老党员+乡贤”的调解队伍,把调解室从派出所“搬”到了村民的家门口、田埂边,让群众不用跑远路就能说上话、解开心结。更重要的是,他们始终记得抗日民主政府公安局“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老传统,结合不同辖区的民情特点,量身打造了“家事婚恋调解室”“好搭档调解室”“德孝调解室”“厚道调解室”“六尺巷调解室”等特色平台,邀请群众当“调解员”“评理员”,让大家从“旁观者”变成基层治理的“主人翁”。
红色基因砺担当 守护民生显初心
“当年,前辈们为护群众粮食财产敢与敌人殊死搏斗;如今,我们守好群众‘钱袋子’同样拼尽全力。”凤城派出所民警苏东东的话,道出红色初心的传承。5月,辖区群众报警称家中被人翻找过却门锁完好,办案民警跨省摸排,3天内零口供破获流窜4省12县的技术开锁盗窃系列案,抓获嫌疑人丁某并追回损失。
这份“护民安”的担当,融入阳城县公安局每项工作。今年以来,依托“智慧警务”,警方聚焦盗窃、诈骗等民生案件,破获刑事案件410余起,抓获嫌疑人380余人,为群众挽回损失超1000万元。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民警深入社区、农村、校园,通过宣传册、警示视频、案例拆解等方式筑牢“反诈防线”,有效遏制案件高发态势。
从坪泉村的红色记忆到街头巷尾的巡逻身影,从先辈“坚持抗战、保卫人民”的誓言到新时代“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承诺,红色基因始终是阳城公安的不竭动力。指挥大厅里,民警紧盯监控屏处置突发;偏远山村中,民警穿梭田间办理户籍、讲解安全;企业车间内,民警排查隐患、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藏蓝身影”。
如今,坪泉村的红色旧址内,时常响起铿锵的入党誓词。一批又一批民警在此许下承诺,带着红色力量奔赴岗位。有人坚守一线追凶破案,有人扎根社区化解矛盾,有人奔波路上守护交通……他们用忠诚与担当谱写的平安乐章,回荡在城市乡村每个角落。
来源:晋城公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