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叮铃,叮铃……”110接警平台的声音再次急促地响起,今天已经是第15次了。
派出所夜班出警民警小李迅速撇了一眼手表:19点23分,“得,‘夜生活’开始了。”他放下手中刚刚拨了两口的面碗,招呼出警队员们带好装备,迅速转身上车,警车很快融入在夜色中……
19点30分:“只要群众找上门,就没有‘不归我们管’的事”
这次是邻里纠纷,两户人家时常因生活琐事拌嘴吵架,今天又因为噪音问题吵得面红耳赤、互不退让。
一方说对方装修扰民,影响到孩子备战中考;另一方却表示自己遵循有关政策,都在规定时间内装修。
小李留了个心眼,来的路上就提前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和楼门长。
双方都有理,要想妥善解决争端,就得“换位思考”。
“您家装修让让步,孩子正是关键时候,咱错开时间,开工时紧着点儿弄。咱自己孩子如果备考,也不希望受到打扰不是?”在几方的共同努力下,事情很快得到了解决,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协议。
社区网格员悄悄和小李说:“这邻里邻居的,实在犯不上报警,这吵架拌嘴的事也不归派出所管呀!”
小李摆摆手:“不对不对,按我们所长的话说,只要群众找上门,就没有‘不归我们管’的事。遇事第一时间想到警察,说明大家对我们足够信任。这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必须全力以赴。”
20点04分:“打架成本高,下手需谨慎”
夏天,夜间烧烤摊又火起来。小李看到街边逐渐热闹起来的夜摊小吃,“职业病”又犯了。
“师傅,你们喝酒要适量啊,朋友聚会开心就好,千万不要酒后滋事。”
“小姑娘,看下这个反诈宣传单,记住刷单就是诈骗,不要轻易给陌生人转账。”
“哎大爷,咱们这旁边就是居民区,你们喝酒聊天不要高声喧哗。”
……
夏季行动以来,派出所民警夏夜有警出警,无警宣传,既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又增强了辖区群众防范意识。
正说着,旁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小李扭头看去,一桌客人正在情绪激动地争论着什么。小李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原来是几个朋友因为一些琐事吵了起来,借着酒劲,两名带头的男子越说越激动,差点动起手来。小李立即喝止:“都冷静!有事坐下说。打架成本高,下手需谨慎啊!”
几个人看到警察来了,气势马上弱了下来,“没有没有,警察同志,我们不打架,不打架。”小李又反复叮嘱几句,并且提醒摊主一旦发现顾客有酗酒现象、酒后滋事、打架苗头及时与派出所联系,及早预防,避免案件发生。
22点46分:工作就是给“家里人”办事,就没有干不好的
“警察同志,快帮我找找孩子啊……”夜深了,一名中年妇女突然急匆匆来到了派出所接警室。小李赶紧把她扶到一边,仔细询问情况。
原来,她12岁的女儿小娜与家人发生矛盾,当天下午留下书信后负气出走,家人四处寻找无果只好报警。
情况紧急,小李赶紧向带班领导汇报,全派出所很快组织民警兵分三路开始寻找,一组查看沿街监控视频,一组带着亲属到其经常活动的区域沿途寻找,一组发布寻人启事到辖区微信矩阵,寻求多方支持。
不久,信息反馈回来,视频组和研判组积极分析研判,及时将有价值信息通报街面查找组。0时许,民警在微信矩阵群中发现一条有价值线索,有人在一网吧附近发现小娜。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小娜,小娜父母见到女儿的一刻喜极而泣,连声道谢。
“不用谢”,小李的师傅——民警老王赶紧拦住,笑着挠了挠头,“这是我们的工作,谁的孩子不见了谁不着急呀,工作就是给‘家里人’办事,就没有干不好的。”
次日凌晨3点18分:人生可不能“开盲盒”
热闹了一天的城市终于静了下来。民警小李刚想打个盹,只见一辆警车闪着警灯刺破宁静的夜,急急忙忙开进了派出所大院。小李又一个鲤鱼打挺奔了过去。
“兄弟,什么情况?”小李等不及问道。
“拉车门的,3个,都是未成年。”
小李叫了同事将3人带进了派出所办案区。
忙完交接手续后,小李推门进入讯问室,师傅老王正在一脸严肃地问话:“说说吧,怎么回事?”
他面前的黄毛小子头垂得低低的,声音好像从牙缝里挤出来一样:“我们就是随手拉拉车门‘碰碰运气’,不撬锁、不砸窗,和‘开盲盒’一样,一旦运气好碰上路边车辆没锁车门,就把车里的财物偷走。今天也是,刚开了一辆车,什么也没偷上,就被抓了。”
老王一脸恨铁不成钢:“孩子,这人生可不是‘开盲盒’啊,别轻易放弃自己,以后学点正经的本事,将来路还长,别一条道走到黑!”
案件办完,已经5点多了。望着微微发白的东方,小李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身后,派出所接警室接待前台,民辅警们依然在忙碌地通过电话、警务指挥平台和电台呼叫等进行接处警。在紧张的值班中,小李和他的同事们又迎来了一缕晨曦。
(作者:周婧 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白水街派出所民警)
来源:晋城政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