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杨,男,阳城县公安局演礼派出所警务辅助人员。2022年加入公安队伍,从此扎根基层,深耕社区,全心全意做好辖区群众的贴心人。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里是被称为“杏福小镇”的演礼。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伴随着鸟鸣声,董子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个手提袋、一本笔记本、一支笔,他整理好警容,带上自己的“标配”跟随民警走向社区。途中,他翻看记录,规划好当天要走访的居民和商户名单,入户走访、摸排线索,倾听居民和商户的心声、掌握责任区的治安动态……他一天到晚忙得像上了发条的闹钟,却始终面带微笑,脚步坚定。
“最近生意怎么样?要严格按照规定登记啊。”
“张老板,这些反诈宣传小卡片,回头交给每一位店员也一起看看。”
“校园一键报警设备都正常吧?”
半天下来,董子杨先后跑了五六个点。但他依旧劲头十足,不显疲态,还盘算着趁着一会工地休息,再去给工人师傅们开展反诈宣传。
“你们施工怎么能占我家地?招呼都不打一个,这地我种了大半辈子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声将附近的工人都吸引过来,围成一圈小声议论着,正在附近走访的董子杨闻声小跑过来扒开人群挤了进去,一旁的张大爷满脸怒容,大声质问施工负责人。原来,施工队在推进工程时,由于场地规划的疏忽,部分施工区域占用了张大爷家的耕地,而且挖机进去还破坏了一大片的庄稼,这让张大爷心疼不已。
了解情况后,董子杨立即向所里汇报并将双方带回所内调解室进行调解。调解过程并不顺利,张大爷坚持要求施工方赔偿经济损失,并恢复土地原状,施工方则表示工程紧张,工期耽误不起,希望张大爷能理解,双方再次陷入僵局。董子杨深知,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兼顾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情感需求。于是,他一边耐心向施工方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强调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一边劝说张大爷考虑施工方的难处,尝试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他3小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双方的态度逐渐缓和。施工方同意对占用土地给予张大爷合理的经济赔偿,并承诺在施工结束后,对土地进行复垦,恢复原状,一场土地引发的纠纷终于圆满画上句号。
“百姓的事,事无巨细,都是大事,都要当作自家事。”董子杨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3月2日,他来到辖区独居老人张大娘家,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小董啊,你快来看看我手机上这个靠不靠谱,他说这‘保健品’可好了。”原来,前几日张大娘在网上认识一个自称健康专家的人,言辞恳切地向张大娘介绍一款神奇的“保健品”,还承诺投资这款保健品后年底还能分红。想着既能赚钱,又能保养身体,张大娘有点心动。但想到董子杨在村里唱大戏时讲述的那些老年人被骗的案例,谨慎的张大娘心里还是犯起了嘀咕,于是决定向小董求助。
仔细查看张大娘提供的网页信息,询问了二人的沟通话术后,董子杨当场断定,这是典型的养老诈骗。耐心解释道:“张大娘,这骗子就是利用您既想养生又想赚钱的心理,等您真把钱投进去,就人间蒸发啦!”听了董子杨的话,张大娘惊出一身冷汗,庆幸自己没有冲动转账。
回去后,董子杨还是放心不下,担心张大娘经不住骗子花言巧语的后续蛊惑,第二天一大早便又来到她家,“张大娘,骗子又联系您了吗?您心里还有啥顾虑再跟我说说。”董子杨再次给张大娘普及常见的诈骗套路后,叮嘱她有任何情况随时打电话。
针对辖区老年人口占比多的特点,演礼派出所创新提出重点人群必访、案发区域必访、特殊时段必访、新型手段必访、受骗家庭必访的“五必访”机制,今年以来,董子杨深入辖区开展反诈宣讲30余场,成功劝阻高危对象9人次,为群众止损6万余元。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公安工作的要求,他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利用业余时间向身边的民警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3月中旬,演礼派出所接到张某涉嫌帮信案的线索,在协助民警办理案件的过程中,董子杨反复核查信息90余万条,为案件办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配合民警接处警到巡逻防控,从法治宣传到纠纷调解,无论在小镇的哪个角落,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听到他的声音。3年来,他和这里的群众融成一片,每天为老百姓“鸡毛蒜皮”“婆婆妈妈”的小事奔忙着,他的笑朴实而温暖,在这充满烟火气的小镇里,书写着为民排忧解难的暖心篇章。
来源:阳城公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