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半世纪!在沁水县人民法院,李光胜与焦培棉这对夫妻,用双倍坚守诠释了何为“初心不改”——他是军营转业的“司法老兵”,她是半路出家的“调解标杆”。前几天,李光胜荣颁“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当两枚“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同时亮出,是他们个人荣耀的象征,更是半个世纪以来他们对党的无限忠诚与坚定追随的见证。
李光胜的“一块砖”人生
1973年,21岁的李光胜揣着入伍通知书奔赴军营,“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是他的座右铭。当班长、立三等功、1975年入党,他用四年军旅锤炼出铁一般的担当。1977年退伍后,他扎根基层:粮食局、水电站、示范牧场,哪里需要就去哪里。1986年调入沁水法院,从司机到审判助理,从司法警察到三级警督,30年足迹踏遍办公室、执行局、民事庭。“文书送达晚一分钟,当事人就多一分焦虑;执行保障慢一步,公平就可能打折扣。”他常说,“岗位不分大小,把小事做到极致,就是对党忠诚。”县市表彰拿了个遍,他却只笑称:“都是本分。”
焦培棉的“调解经”
1973年,时任乡镇干部的她在为民奔波里郑重举起右拳,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4年转入沁水法院,她以“半路出家”的拼劲,在城关法庭、立案庭闯出一片天。从副庭长到庭长,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化解矛盾:“调解不是和稀泥,是要找到法理与情理的平衡点。”最高人民法院“三等功”奖章是对她最好的褒奖。2009年退休后,她拒绝“享清福”,以特邀调解员身份重返法院。“群众带着气来,我得让他们笑着走。”15年调解案件数超千件,成功率达九成以上。同事们常说:“焦庭长的调解室,永远亮着灯。”
双倍坚守的“法”式浪漫
在沁水法院,他们是夫妻,更是战友。他冲锋在执行一线,她坚守在调解桌前;他戴警徽护秩序,她用温情化纠纷。同事打趣:“老李的警车总在法庭门口待命,焦庭长的调解室永远‘客满’。”在纪念章颁发仪式上,李光胜摩挲着徽章轻声说:“党没忘记我们,我们更得对得起这份信任。”焦培棉笑着接话:“只要还能动,我就继续调解,为党分忧。”
新时代的“法治接力”
五十年党龄,双份荣光!他们用一生证明:忠诚,是刻进骨子的信仰;担当,是融入血液的使命。他们夫妻用行动诠释了“永远跟党走”的最美姿态!
如今,年轻干警看着他们胸前熠熠生辉的纪念章,读懂了岁月镌刻的忠诚,更明白了薪火相传的责任与担当。那抹跨越半世纪的红,成了最生动的教材,让后辈们在仰望中汲取力量,在追随中笃定前行,把老一辈的坚守化作新时代奋进的脚步。
来源:沁水县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