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榜样引前行。为进一步激发全市检察干警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热情,凝聚推动全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晋城检察公众号特开设【检路星光——走近身边的榜样】专栏,通过集中展播身边的“他们”忠诚履职、实干担当的检察故事,全力营造争当先进、争创佳绩的“氛围感”,努力锻造信念坚定、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检察队伍,推进晋城检察工作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任倍倍,2017年进入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现于办公室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从初学时逐页钻研档案规范,到如今能统筹全流程档案管理,一直以来,她都秉持“为党存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理念,坚信认真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这也成为她持续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在支撑。
检察院档案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瞬间,更多是日复一日与卷宗、流程、细节打交道的平凡。正是这些日常点滴,让我读懂了这份工作的价值——它是司法活动的“记录仪”,更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隐形防线”。
日常工作的核心,始于“收卷”的严谨。每次接收办案部门移交的卷宗时,我都会逐一核对案由、页数、签字盖章,杜绝“缺页、错装”。曾有一份行政监督案卷,移交时缺少当事人的送达回证,我及时联系办案人补全,避免了后续复查时“材料断层”。这份“逐页核对、逐项确认”的日常,让我明白档案工作的“严谨”,从接收的第一刻就不能松懈。
“规范归档”是日常工作的核心,也是让档案“活起来”的关键。最高检对案件材料的形成与收集、整理与归档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每份档案我都严格按照要求整理,每份案卷都标注保管期限、年度及档号,每个档案盒侧面还标注年度和档号,确保调阅时“秒定位”。去年年底,办案部门紧急调取3年前一起抗诉案件的材料,正是靠着清晰的标注,2分钟内就找到目标卷宗,没耽误案件讨论进度。这种“把规范刻进日常”的坚持,让杂乱的卷宗变成了有序的“司法数据库”。
“日常维护”是档案长久留存的保障。每天到岗后,我都会先检查档案库房的温湿度(保持温度14-24℃、湿度45-60%),雨天及时开启除湿机,防止纸质卷宗受潮;每周会对档案架进行清洁,更换防虫药剂;每月会梳理调阅记录,将高频调取的案卷记录下来,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次调卷缩短查阅时间;每月对档案库房进行风险排查,确保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实则是在为档案“保驾护航”,让每一份司法材料都能长久留存、随时可用。
如今再看档案工作,那些反复核对的页码、整齐排列的卷宗、清晰规范的目录,都是司法严谨性的具体体现。未来,我会继续坚守岗位,既要做好纸质档案的规范管理,也要主动学习数字化技术,让“沉睡的卷宗”成为服务司法效能的“活资源”,以扎实工作守护司法尊严。
来源:晋城检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