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警营淬炼,将他打磨成了所里的办案能手:不仅是打击犯罪的尖刀利剑,令违法犯罪分子闻风丧胆,也是服务群众的春日暖阳,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就是陵川县公安局崇文派出所青年民警——徐铭远。从警以来,他以“零容忍”的锐气直面挑战,以“赤子心”的真诚温暖一方,迅速成长为守护辖区平安的中坚力量。
快侦快破,民生小案的“追赃能手”
“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心中的‘大事’。”这句话,徐铭远常挂在嘴边,更落实在每一次出警、每一起案件中。面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案件,他总是全力以赴,以精准的研判和高效的执行,最大限度为群众挽回损失。
今年8月份,一起拉车门盗窃案打破了辖区的宁静。外地游客杨先生因一时疏忽未锁车门,导致放在车内的一万元现金不翼而飞。“难得休假带家人出来玩,碰上这种事,太糟心了!”处理现场时,杨先生随口的一句抱怨,让徐铭远暗下决心:必须快速破案,挽回损失!通过查看监控,他很快锁定了嫌疑人。“从体貌特征上来看像是三个社会青年,必须尽快找到他们,否则钱款很可能被挥霍一空!”徐铭远立即和同事展开研判追踪,仅用3小时,便将嫌疑人全部抓获,被盗现金悉数追回。当徐铭远将财物交还到杨先生手中时,杨先生激动不已:“家人都埋怨我粗心,我都没心情旅游了,没想到你们破案这么快,真是太感谢了!”
“小徐这小子,肯钻肯学,心特别细,更有副热心肠,把案子交给他,把群众的事交给他,我放心。”带他入行的警察师父杨丽科感慨道。在崇文派出所,侦破民生小案,徐铭远是出了名的靠谱,从搓澡师傅钱包被盗,到酒店员工电动车不翼而飞,再到临街商铺被撬窗盗窃……他始终秉持“案不查清不放手、赃物不追回不松劲”的原则,以“快、准、实”的办案风格,让辖区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平安就在身边”。
迎难而上,复杂案件的“攻坚尖兵”
面对案情错综复杂、嫌疑人狡诈抵赖的“硬骨头”案件,徐铭远从不退缩。他常说:“面对狡猾的嫌疑人,我们不仅要有敢于亮剑的勇气,更要有‘啃硬骨头’的决心和韧劲。”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不破不休的执着,他屡次在纷繁复杂的线索中找到关键突破口,成功侦破多起疑难案件。
4月份,在办理一起贩毒案件时,嫌疑人王某到案后,除现场查获的毒品外,对其余犯罪事实三缄其口,以“货未卖出”为由拒不认罪,审讯陷入僵局。对此,徐铭远没有强攻硬取,而是果断调整策略,从嫌疑人的社会关系网切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细致梳理,他发现王某与两名有吸毒前科人员张某某、李某联系密切,便立即围绕两人展开调查,很快获得他们从王某处购买毒品的证据。面对铁证,王某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不得不认罪伏法。
提起徐铭远,同事们无不交口称赞。大家都这样评价他:“铭远办案有股子‘疯劲儿’,案子不破,他吃饭睡觉都不踏实。有他在,我们感觉特别有底气,再难的案子也有了主心骨。”
从审讯僵局到铁证如山,徐铭远凭借其灵活的侦查思路与扎实的基础工作,成功撕开了嫌疑人的伪装。他以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民警的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唯有勇者与智者能胜。
服务群众,百姓身边的“暖心守护者”
在徐铭远的心中,打击犯罪是警察的天职,而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样是警察分内之事。他用自己的温情与担当,默默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宁。
“警察同志,我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进了玉米地后不见了,她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这都五个多小时了……”
6月12日13时许,群众王女士急匆匆来到崇文派出所求助,称自己年迈的母亲不慎走失,希望民警能给予帮助。时值酷暑午后,距离老人走失已过去几个小时,情况危急。徐铭远了解情况后,一边迅速上报指挥中心,一边紧急协调蓝天救援队共享信息,同时火速带队赶赴现场,对玉米地及周边区域展开拉网式搜寻。经过2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在距离玉米地两公里外的一处公路边找到了疲惫不堪的老人,所幸身体并无大碍。看到母亲安然归来,王女士热泪盈眶:“警察同志,要不是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从晨光微露到繁星满天,从细致的现场勘查到惊心动魄的抓捕一线,从全力追赃挽损到温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徐铭远将满腔热血与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所守护的这片土地与人民。他用一个个侦破的案件、一次次及时的援手,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民警的忠诚、担当与奉献,成为了辖区百姓心中那个最踏实、最安心的“平安符号”。
来源:晋城公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