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气:

您的位置: 首页 > 市级
【媒体看政法】创新心理服务 实现数据赋能——泽州县全力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本
  • 发表时间:2025-10-16
  • 文章来源:晋城长安网

太行山南麓,泽州大地正悄然经历着一场基层治理的深刻变革。这里,传统的矛盾纠纷调处方式正在被注入新的内涵——从“解纷止争”到“修心促和”,从“刚性管理”到“刚柔并济”。近年来,泽州县综治中心通过系统化的规范建设和创新性的“心理服务+”模式,打造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泽州样本”。

01、“人工跑腿”转向“数据跑路”

为夯实基层治理现代化根基,泽州县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硬件设施升级、数字体系搭建与心理服务网络覆盖,形成“硬支撑+软服务”双轮驱动的治理新生态。目前,县级综治中心主体框架结构改造已全面完成,基础装修改造预计10月底全面竣工,届时将实现“功能与场景匹配、需求与服务契合”。

围绕“数据互通、业务协同、效能提升”目标,中心多次与技术支持方深度对接优化方案,全力推进“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深度融合,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同时,重点建设“矛盾多元化解信息系统”,开发六大核心模块,规划配置九大系统设备,推动基层治理从“人工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

依托综治中心架构,泽州县构建起“县级统筹、乡镇落地”的分级心理服务体系:县级综治中心建成1个一级社会心理服务站点,巴公镇、金村镇等4个乡镇建成二级站点,逐步实现城乡心理服务全覆盖。该体系创新将刚性治理与柔性服务有机结合,在信访接待、征地拆迁等易引发矛盾的重点工作中,安排心理咨询师提前介入,通过专业评估排查风险隐患。在一起征地项目中,工作人员提前进行群体心理风险评估,制订情绪疏导预案,有效预防了矛盾激化,形成了“心理评估+人民调解”的新模式。

02、以精准服务提升治理效能

按照“县级示范引领、乡镇同步推进”的原则,泽州县选取了南村镇、金村镇、巴公镇、高都镇、南岭镇、大箕镇6个乡镇作为先行试点。目前,金村镇、高都镇、巴公镇、南岭镇、大箕镇已顺利完成场地建设,实现全面升级。南村镇选址镇政府东侧,工程进度已达60%,预计10月底竣工。

各试点乡镇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金村镇、大箕镇、南村镇通过部门入驻或功能整合,实现了群众“进一扇门”办事;巴公镇依托平台及音视频设备开展远程调解,有效解决了当事人外地应诉的难题;高都镇开发“民呼必应”小程序,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南岭镇成立“联合调解组”,建立“1名专职调解员+N名辅助力量”的梯队;大箕镇实行“每周一排查,每月一报表”机制,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这些创新实践与精准服务形成了密切配合。泽州县还特别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需求,通过网格化管理体系,为社区矫正对象、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提供定期心理疏导。一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少年,在心理咨询师数月的专业陪伴下,逐渐打开心结,重拾学习信心,最终重返校园。同时,泽州县十分重视基层干部的心理建设,通过对500余名网格员开展压力调查,建立心理健康“防火墙”,并定期开展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培训。

03、用数字转型带动理念变革

泽州县通过数据赋能推动治理现代化转型。该县重点打造的“矛盾多元化解信息系统”,聚焦基层治理的“受理、处置、督办、分析”四大关键环节,围绕“网络畅通、管控有力、服务高效”的目标,规划配置了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网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九大系统设备。

在心理服务领域,数据赋能同样展现出强大活力。通过对服务数据的分析研判,定期形成《社会心态季度报告》,为政策制定和风险研判提供科学依据。泽州县开通线上咨询平台,让那些不愿面对面咨询的群众也能获得专业帮助;开展“和谐家庭工作坊”等特色项目,将心理服务融入日常生活;组织咨询师定期下沉到社区、企业开展服务,实现了心理服务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

数字化转型带来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过去我们讲法、说理,现在多了个‘谈心’,群众工作好做多了。”一名镇综治干部的感慨,道出了泽州治理之变的核心。

来源:山西法治报、晋城政法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晋城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方式:0356—2198013

CCopyright 2007 http://www.jinchengpeace.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晋城长安网 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14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