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气: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矛盾纠纷“千千结” 高平公安有“妙招”
  • 发表时间:2025-06-24
  • 文章来源:晋城长安网

“小事件”连着群众“大民生”

“心头事”系着百姓“平安阀”

高平公安

以一件件民生实事

体现公安温度

彰显藏蓝力量

邻里和,一家亲

矛盾解,心连心

矛盾纠纷看似鸡毛蒜皮

但若不及时化解

小矛盾可能变成“大心结”

如何让纠纷从有“结”变有“解”

一起看看高平公安的“妙招”

民警巧解“养老结” 用心守护亲子情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赡养老人既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法定义务。近日,在高平市公安局石末派出所的暖心调解下,一起赡养纠纷得以妥善解决,让亲情重归温暖。

6月8日,石末派出所民警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李家兄弟二人因赡养老人问题产生矛盾。

为更好解决赡养纠纷,民警就李家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获悉兄弟二人因纠纷多次发生争吵。6月9日,民警组织网格员、村干部一起会商,寻找矛盾爆发点。6月10日,民警将兄弟二人约至村委调解室,联合村会计、网格员、两任村支书共同进行调解。民警首先通过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二人进行法律层面的教育,接着又以亲情的柔软破解利益的坚冰,最终双方主动提出赡养老人,并对财产分配达成共识,致使纠纷就此化解。

邻里建房引纠纷 “组团”调解化争议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本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而家住建宁乡的杨某与李某两家人,却因为房屋修建问题多次发生争执。

6月10日,双方再次发生争执,李某以影响采光为由阻拦杨某施工,双方情绪对立,僵持不下,矛盾升级。

建宁派出所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警力赶赴现场,为更好化解双方当事人积压已久的“恩怨”,民警首先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详细了解纠纷实际情况,听取双方意见和要求,对双方当事人进行现场调解,劝导当事人换位思考,珍惜邻里关系,理性协商解决问题,让正在气头上的双方当事人态度均有所缓解。见双方当事人态度有所变化,民警趁热打铁,当即联系村委、司法所展开“组团式”调解,共同努力给当事人做思想工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讲依据、讲法律,以唠家常的方式打开当事人心结,双方当事人最终心平气和达成调解。

巧解“界”难题  再现邻里情

近日,北诗派出所民警经多次走访、实地勘测和耐心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因老房地界不清引发的邻里纠纷,修复了破损的邻里关系,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北诗镇居民杨某和宋某两家祖宅相邻,但因年代久远,地界标志早已模糊不清。近年来,随着房屋翻修和院落改造,双方产生争议,多次发生口角,甚至险些引发肢体冲突。

北诗派出所接到求助后,为防止引发严重后果,立即启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指派社区民警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民警充分发挥“三步走”策略的优势,逐步化解了矛盾。第一步查阅档案,还原历史。民警调取两家的宅基地证、土地登记档案,并走访村中老人,了解历史用地情况;第二步实地测量,明确界线。联系当事人双方根据地界图纸,实地对争议地块进行精确测量;第三步情理结合,耐心劝导。民警分别与双方谈心,从邻里情谊、法律规定等角度分析利弊,并邀请村中长辈共同进行调解。经过民警的不懈努力,数次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一致。  

“三长会商”多元化解“顽固”心结

米山镇刘某与王某两家属伙院关系,因出入问题多次发生纠纷。米山所派出联合村委多次对此事进行调解,但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之后法院作出判决,权责得到了确认。权责虽明,怨气难消。近日,两家在生活中仍以“堵门、在门口堆垃圾”等方式表达不满,双方因出入问题多次引发纠纷报警。

面对这起“法院判了仍难解”的顽固矛盾,米山派出所启动“三长会商”机制,联合村委、司法力量等多次上门,聚焦院子划属、改修、出水、地皮等细节,精准发现矛盾焦点,对双方讲清“权属与通行权”法律逻辑,推动两家遵守《伙院公约》,明确大门使用、院落维护等细则。同时针对细节分歧,联动镇政府,汇聚多方资源,共同开展化解工作。最终双方就调解方案达成共识,让邻里关系重回正轨。

“绣花功夫”解纠纷  邻里“心墙”变“心桥”

 近日,河西派出所民警凭借细致入微、坚持不懈的“绣花功夫”,成功化解一起邻里因油烟排放引发的纠纷,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在河西镇,丁某与朱某系前后院邻居,矛盾焦点源于丁某厨房油烟机排烟管道出口设置在朱家院落内。长期以来,朱某深受其扰,认为大量油烟时常侵入自家客厅,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环境。双方为此多次发生激烈争执,邻里关系降至冰点。

河西派出所了解情况后,多次深入现场了解具体情况,巧用“五变五为”工作法,既当“倾听者”,耐心听取双方诉求和积怨,理解各自的困扰;更当“调解员”,坚持依法依理、公平公正原则,一方面向丁某明晰相关安装规范及相邻权责,另一方面引导朱某理性表达诉求,寻求合理解决方案。经过民警反复释法明理、疏导劝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一针一线地缝合了邻里裂痕。

巧用“1359”工作法  化解“矛盾结”为“和谐扣”

为深入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提质增效,陈区派出所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就地解决”的理念,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创新运用“1359”工作法,成功化解群众“矛盾结”,系紧社会治理“和谐扣”。于近日成功化解2起矛盾纠纷。

PART.01

王某与姬某系前后邻居,姬某家种植的两棵树靠近王某家后墙,经年累月的树叶飘落在王某家屋顶无法清理,导致屋顶排水系统堵塞,房屋出现漏水、裂缝等问题。近日,王某与姬某协商砍树时双方发生争执,遂报警。

陈区派出所接警后,第一时间组织警力赶赴现场与双方进行沟通,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了解具体情况后,民警当即进行实地勘查,同时联合村委、司法所共同参与,运用“1359”工作法,从情、理、法等方面开展调解工作,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一致。

PART.02

2025年,李某驾驶小轿车与田某驾驶的农用三轮相撞,导致田某死亡。经交警大队责任认定,李某负主要责任,田某负次要责任。双方经就赔偿事宜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多次发生争执。陈区派出所了解情况后,迅速启用“1359”工作法,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联合司法所组建调解专班,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向双方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计算得失等方法多次展开调解。6月11日,促使双方达成和解,纠纷得以妥善解决。

“1359”工作法,即:“1”是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3”是调解要有“三心”(细心,耐心、责任心);“5”是指调解的五种方法(冷静降温法、换位思考法、亲人劝说法、案例比较法、计算得失法);“9”是指矛盾纠纷调解的九个步骤(搜集、研判、分流、处置、督办、反馈、核查、回访、归档)

四前四析解“薪”结

神农镇苏某与郭某因二十年的房屋工程款多次发生纠纷。因事情发生时间过长,双方又无法提供任何书面凭证,调解陷入“死无对证”的僵局。面对这一棘手的陈年积案,神农派出所炎和调解室民警并未退缩,而是精准运用自创的“四前四析”调解法,成功破局。

神农派出所主动作为,“组织走在工作前”,在了解情况后迅速研判,主动介入,避免矛盾持续发酵升级;“预测走在预防前”,预见到无证据、时间长、情绪化的复杂局面,制定针对性调解策略;“预防走在调解前”,提前梳理争议焦点、潜在风险点;“调解走在激化前”,在双方对立情绪可能激化前,及时组织调解,控制事态。

同时深化“四析”,精准施策,对当事人双方的“性格分析”,深入了解双方的性格特点与心理状态;进行“经济分析”,评估双方当前经济状况及支付能力,寻找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再对双方的“底线分析”,明确苏某寻求“说法”的底线和郭某期望“了结”的底线;最终对“期待分析”,把握郭某对恢复平静生活的期待。

在此“四前四析”精准研判的基础上,民警融“法、理、情”于一体,经过耐心细致的疏导,双方最终打开心结,达成共识,圆满化解这桩跨越二十年的纠纷。

化解矛盾有诚心

排忧解难有恒心

高平公安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

做守护百姓平安的“贴心人”

来源:平安高平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晋城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方式:0356—2198013

CCopyright 2007 http://www.jinchengpeace.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晋城长安网 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14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