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简称高平市综治中心)位于市中心主城区,建筑面积约3000㎡,新建运行于2023年12月。中心按照 “一站受理、依法有序、调解优先、诉讼在后”的原则,有机整合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等功能,推动入驻各部门按照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行政三级办理、诉讼、法律监督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 “路线图”,化解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权属、劳资争议等各类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心理咨询等公共便民服务,让群众“进一扇门、解所有忧”。
高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位于友谊街与府东路交叉口,建筑面积约3000㎡。
功能分区
1、引导受理区
全渠道集成群众诉求,实行首接负责制,按照“一案一码”,全程跟踪、协调处理,直至问题解决。
2、多元化解区
坚持调解优先、法治兜底,设置了多元化解区,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服务。
悦和调解室
乐和调解室
致和调解室
善和调解室
工会、住建
人社劳动仲裁
法院
司法
公安、检察院
访调委
仲裁庭和速裁法庭
3、调度指挥区
以“四大信息平台”为支撑,整合视频会议、视频监控、视频通讯等功能,实现全领域、全方位的指挥调度。打造“平战结合、上下贯通、多域协同”的指挥中枢,实现风险隐患全域感知、数据融通、智能研判、跟踪落实。
设置16个服务窗口,各窗口工作人员将相关办理结果及时上传至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调处平台,统一汇总、分析、研判,为全市矛调工作提供研判方向。
4、矛盾调处室
调解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5、心理咨询室
面向群众提供心理服务,对来访群众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
6、群防群治工作室
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协助组织推进群防群治工作。
高平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局谋划、前瞻布局。2024年12月,按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求,以“实体化、实战化、实效化”为导向,聚焦“五个规范化”,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场所设置规范化。依照“三区一厅四室”布局,设置了引导受理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区、指挥调度区3大功能区以及矛盾调处室、心理咨询室、群防群治工作室、指挥调度室4个功能室;在群众接待大厅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设置16个服务窗口,构建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服务新格局。
部门入驻规范化。按照“高频事项常驻、低频轮驻”原则,政法单位、信访等8个部门常驻,民政、市场监管等8个部门轮驻,其他部门随驻。以调解员、法官为主体,引入社会力量,建立“专职+兼职+专家”团队,形成“综治中心搭台,入驻部门唱戏,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治理理念。
运行机制规范化。围绕“统一受理—分类流转—依法办理—闭环管理”法治化流程,推行“一案一码”全程追溯机制,实施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一窗进、一码管、一门清” “三一”工作机制,实现源头治理与终端见效有机统一。
督办落实规范化。在“督事项、督过程、督结果、督效能”上发力,建立《入驻部门服务事项清单》,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依托信息化平台,全程督办每件事项的办理进度及办理情况,通过提醒、督促、催办,确保按时按质化解到位。
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建设综治实战指挥平台,以“四大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数据驱动、智能指挥、精准防控”为核心,打造“平战结合、上下贯通、多域协同”的指挥中枢,实现风险隐患全域感知、数据融通、智能研判、跟踪落实。
来源:晋城政法微信公众号